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,一位女士用发霉的花生做了一锅花生奶,喝完后中毒了。她躺在床上躺了1-2小时,尿液都变臭了。醒来后查到发霉的花生有毒乾鑫配资,于是倒掉了剩下的花生,并感谢自己平时吃斋念佛。
评论区里许多网友对她的行为表示担忧,但她似乎并不在意,回复说平时也没少吃发霉的东西。这让我思考,虽然网上经常提到黄曲霉素的危害,但科普工作似乎还不够到位。
乾鑫配资
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分为急性伤害与慢性伤害。在急性暴露情境下,摄入高剂量的黄曲霉素会引发急性中毒反应,最严重的后果是急性肝衰竭,甚至导致死亡。根据这位女士“躺了1-2小时、尿液有异味”的描述,推测她可能同时摄入了少量黄曲霉素、赭曲霉素和细菌内毒素,这些毒素进入胃肠道后可能导致恶心、乏力和尿液异味等不适。尿液的臭味可能是毒素或代谢物通过肾脏排出引起的,比如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。此外,花生本身含硫,加上中毒后的精神紧张,也可能导致蛋白质滞留,进而出现尿液异味。
相比之下,慢性黄曲霉素暴露更为隐匿,影响深远。黄曲霉素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人类致癌物,尤其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存时,可大大增强肝癌发生的风险。黄曲霉素还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。一些研究发现,儿童体内的黄曲霉素暴露水平越高,其身高、体重等指标越低。例如,在西非贝宁的研究中,暴露水平最高的儿童比最低者在8个月内少长高约1.7厘米。这种生长迟缓很可能与黄曲霉素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有关,因为肝脏在调控生长激素和营养代谢方面具有关键作用。
黄曲霉素的另一项潜在危害在于其免疫抑制作用。尽管这一点在人类研究中尚未完全确证,但已有数据显示,儿童黄曲霉素暴露水平升高时,其黏膜免疫关键成分——分泌型IgA(sIgA)水平下降,可能导致免疫屏障功能减弱,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。此外,一些研究也观察到黄曲霉素暴露与免疫细胞活性下降相关,提示其可能对整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。
除了食物,菜板也是黄曲霉素的主要来源。选择合适的菜板材质可以减少风险。木质菜板易吸水,黄曲霉素风险较高,适合干面包和干货类,使用后应立着晾干;竹制菜板相对致密,风险较低,适合多功能使用,偶尔需要上油保养;塑料菜板(HDPE)耐磨性差时风险较高,适合生肉和海鲜类,出现深刀痕应及时更换;玻璃菜板无黄曲霉素风险,适合水果和熟食类,可机洗便于消毒;树脂复合菜板黄曲霉素风险极低,适合全用途,可机洗且耐热抗磨。
良好的日常清洁与保养也非常关键。定期消毒可用稀释醋、过氧化氢或食品级消毒液;保持干燥,使用后彻底晾干,避免水汽积聚;建议准备多块切菜板,生肉、生食、熟食分开使用乾鑫配资,防止交叉污染。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